你心安处我心安

文|张举
2024-04-15

铁皮柜里,放着一本本厚厚的“孔笛日记”。10余万字的内容,记录着社区警务室工作的点滴日常,折射出警民关系的和谐景象。

孔笛每天都会登门看望社区内的独居老人。

小区绿化带里,惊现5株大麻。

这些隐秘种植在杂草丛中的大麻,是孔笛在巡逻时发现的。当天,孔笛巡逻至B2号楼绿化带时,被几株“野草”吸引了目光,叶片呈锯齿状,形状就像张开的手掌。“这不是大麻吗?我赶紧联系了禁毒大队。”

对孔笛来说,作为身经百战的老民警,发现大麻算不上什么大案。经过走访摸排,案子很快就破了。但出乎孔笛意料的是,几株大麻将他和一群原本不怎么好相处的居民紧紧连在了一起。

挥别“俏活儿”

4年前的春天,48岁的孔笛主动向领导要求:去当社区民警。

孔笛要去的社区,位于怒江北街与松山西路交会处,名叫魅力之城,那里有沈阳最大的公租房园区——山阳光园。因为人员复杂、流动性大,治安难度极大,很多人听说他的决定后,都十分不解。

孔笛是一名巡警,这些年巡逻早已改成车巡,没有风吹日晒,休息日也比其他岗位多。但正是这个别人眼里的“俏活儿”,却让孔笛觉得少了点儿什么,他想当个离老百姓近一点儿的警察。

报告打上去不久,孔笛就如愿调任了。

魅力之城,一个有3529户的小区,被人们形象地概括出了“八多”——110警情多、打架斗殴多、酒蒙子多、失窃多、孤寡老人多、残疾人多、不文明养犬多、前科劣迹人员多。

要想对社区情况了如指掌,只有一个方法:入户走访。一开始居民对孔笛不熟悉,不少人家给他吃了“闭门羹”。这并没有难倒孔笛,他开始挨家挨户拉家常,拉近距离。几个月后,孔笛已经将辖区内重点人员的情况了解得清清楚楚,还在每个单元门口贴上一句话——有困难找社区民警孔笛。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有些骨感。公租房小区远比想象中复杂得多,且不说重大的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就拿居民间养狗、噪声之类的小事儿来说,经常是前脚刚说完,后脚一群人就又闹到了警务室。孔笛也能看出来,其实是因为不少居民对警察心存敬畏之心,见面跟他客客气气的,实际上却敬而远之。

这种状况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大麻事件”发生,才让居民对这位新来的社区民警有了全新的认识。

根据晨练居民周大爷提供的线索,一直嚷嚷“身上疼,后来又找到了特效药”的老高头儿被带进了警务室,他很快承认自己为了治疗风湿种下5株大麻的违法事实。

“无儿无女,87岁挺可怜的,估计他以后也出不来了。”居民们纷纷议论。事情后来的发展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在孔笛的多方斡旋下,老高头儿不仅没被移交司法程序,孔笛还用私人关系帮老高头儿联系了医疗专业人员,帮他治疗风湿。

“大麻事件”的处理结果,很快在小区里传开了,大家开始打从心眼儿里认同这个笑眯眯的警官,孔笛更是一如既往地一门心思扑在社区警务工作上。他告诉自己不能当个刻板的执法者,除了肩负的责任,跟居民打交道,更要用心、用情。在园区工作中,哪怕发现一片纸屑,孔笛也会弯腰拾起扔进垃圾桶,把魅力社区当成自己家用心守护,用爱去温暖每个家庭每位居民。

有了居民的配合,孔笛的工作开展得越来越顺畅,很快建立起80多个社区居民微信群、1个覆盖1.6万人的企业微信,方便时刻掌握辖区居民的最新动态,第一时间了解居民的需求。

家在警务室

“王斌,50多岁,曾被判入狱15年。出狱后的他脾气暴躁,酗酒,一贯特立独行,和女朋友周丽萍住在山阳光园。”

2023年大年初三,孔笛接到了居民的电话:“王斌要自杀。”此前一天,因为琐事王斌动手打了周丽萍,周丽萍就离家出走了。于是在正月里,孔笛先后5次将两人带到警务室,一次次地跟他们谈责任、谈感情。“我发现王斌会疏通下水、磨剪子、磨菜刀,软磨硬泡把他拉进了警务室学雷锋便民服务站队伍。每次活动结束,我都会把王斌学雷锋的视频图片发给周丽萍。”

凭着一份独有的耐心和真心,孔笛随时让周丽萍感受着王斌一点一滴的改变,最终让王斌赢回了周丽萍的芳心。

3月28日,王斌和周丽萍结婚了。在孔笛的陪同下,他们先去皇姑区民政局领取了结婚证,又来到孔笛为他们精心筹备的婚礼现场。那天,在警务室人员的共同见证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王斌的故事被孔笛写进了日记里。

孔笛从进部队起,就有记日记的习惯。当了社区民警后,挨家挨户地走访,孔笛把像王斌这样的特殊人员、残疾人员、孤寡老人等信息一一登记在册。这里常住142名患有听障、肢残、卧床的残障人员,同时有360余名患有不同疾病的孤寡老年人。无论是补办身份证、居住证签注,还是办理犬证等,只要是居民需要,他都会竭尽全力帮大家解决问题。当中有42名需要特殊照顾的残障、孤寡老人,孔笛跟他们结了对子,建起档案,每周去陪伴老人,帮助老人整理房间,理发、买菜。

还有一个月,孔笛担任社区民警就满4年了。1400多个日夜,他记满了厚厚几大摞笔记,10万余字,被居民和同事们称为“孔笛日记”。翻开孔笛日记,很多琐事看似微不足道,却都是关乎居民日常生活和幸福感的事儿。

居民在哪儿,家就在哪儿,孔笛决定把“家”也搬进社区警务室。他的办公桌下常年放着一个脸盆,里面放着肥皂、毛巾等洗漱用品。遇上调解纠纷、夜里排查隐患,孔笛就睡在社区警务室里。

阳光园的小广场上,有一个木栅栏合围的长廊,上面写着“孔笛警民连心长廊”字样,这是孔笛为增进警民联系想到的点子。

“目的就是通过这种有形的载体,把警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畅通百姓反映问题的渠道,成为获取社情民意的第一现场和化解居民矛盾的场所。”孔笛说。中午太阳足,长廊里,居民们七嘴八舌,一直不缺话题。

居民李静与隔壁郑晓菊家因养狗闹矛盾;楼上王晖家动静大,引起楼下居民不满,这几家人总吵架……这些邻里间的“火药味儿”,全靠孔笛在这里一一说和。大伙儿围坐在一起,矛盾慢慢化解,让小事不出园区、大事不出社区。

警力下沉,走进群众,依托社区网格,实现基层治理方式也从一元管理向多元治理转变。“事关群众的任何小事儿,在我心里都是大事儿,居民的一个求助、一个隐患都不能疏忽。只有大家都心安了,我们的心才能安。”孔笛说的,既是大道理,也是真心话。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