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总理”记满24本民情日记

本报记者 金雅银
2025-07-01

奋斗寄语

我要始终倾听居民心声,努力为大家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郭志英

4月28日,在北京举行的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大连市西岗区八一路街道林茂社区党委书记郭志英轻抚“全国先进工作者”奖章,眼眶湿润。那一刻,她思绪万千,脑海中浮现出小巷里的点点滴滴。30余年来,这位“小巷总理”扎根基层,用智慧与汗水书写了社区蜕变的动人篇章。

在多年的基层工作中,郭志英积累了24本民情日记。翻开其中一本,记者了解到这样一个故事。

辖区内林茂街13号楼,曾是社区治理的“老大难”。这里私搭乱建、垃圾成堆,邻里间常因种菜占地争吵不休,郭志英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怕居民有抵触情绪,她没有强行推动工作,而是采用隔门聊、偶遇聊等“笨办法”,一次次上门沟通。

有一个“钉子户”坚决不同意清理自家菜地,郭志英了解到她家庭的困难后,积极帮助其解决就业问题。这名居民被她的真诚所打动,不仅带头清理菜地,还成了社区环境治理的积极分子。在郭志英的努力下,曾经的“泡沫箱菜园”变成了如今的共享花园。她用“情感账户”的治理理念,成功叩开了他们的心门,让居民从“对着干”转变为“跟着干”。

在郭志英的引领下,居民都把社区事当成自家事,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目前,社区已发展“小巷管家”志愿者队伍80余人,社区日常的大事小情全靠这些志愿者。每栋楼上都张贴着“小巷管家”公示板,四级议事平台更是居民商量解决大小事务的重要场所。在这样的氛围中,社区奏响了和谐的“主人翁”交响曲。

工作中,郭志英探索建立了全市首个“小巷管家1+3+N”社区托管型红色物业服务新模式,创建了林茂小巷智慧平台,推出“大家说吧”小程序,以智慧化手段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实现小程序服务大治理。困扰社区的诸多难题得到解决:“户在人不在”补贴发放难题通过自动匹配功能得以破解;在“三天一巡回”关怀机制下,突发疾病的独居老人被社区人员及时发现并送医,得以转危为安……

如今,“大家说吧”成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窗口,居民主动上报问题,也自发晒出邻里互助的暖心事。数据跑路代替人员跑腿,居民从等服务转变为创服务,智慧治理让社区管理更加高效便捷。

从“心治”暖民心到“自治”聚民力,再到“智治”提效能,林茂社区实现了巨大转变。郭志英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基层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成为基层治理的“幸福领航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