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欣喜入会。
6月的阜新,天气炎热。彰武县街头,“独臂外卖小哥”王哲挎着印有工会标识的腰包,手机上拴着工会发的挂绳,奔走在大街小巷。酷暑没能阻挡他的工作热情。今年3月,包括他在内的530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收到了阜新市总工会的“暖新礼包”,这是工会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具体举措,大家干劲儿更足了。
随着城市的发展,骑手、快递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日益增多,亟需工会组织的关心关爱。服务保障的第一步,是做好建会入会工作,阜新市总工会加大此项工作力度。为此,阜新市总工会组织工作人员走进新业态企业、走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身边,宣传并动员他们建会入会。为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市总工会开启“组合攻坚”工作模式,与交通局共同走访调研新业态企业,并逐家走访物流园区,宣传建会入会的好处。
脚踏实地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去年,516名货车司机加入工会组织;阜新市总工会还向上争取专项补助,推动“美团”等7家企业建会,1321人加入工会大家庭。
除了在建会入会方面下功夫,阜新市总工会还注重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去年,市总工会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赠送1449份辽宁省职工互助保障活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专项意外伤害互助保障,不久前,又为119名女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了免费“两癌”筛查。遍布全市的342家工会驿站,成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能量补给站”:骑手们在这里看书、打乒乓球,放松又解压。“流动暖新”服务带来更多惊喜:体检车开进物流园,司机享受免费体检;临时设置的法律咨询台前,律师现场答疑解惑……“入会才知道,工会能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福利。”新入会的快递员张建说。
今年,随着《阜新市总工会关爱凝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23项服务清单》的印发,推动快递行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指导新业态企业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等服务更细化、精准对接职工需求。同时,经费补助和返还政策,将用真金白银让新业态企业工会“转起来、活起来”。
阜新市总工会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我们将持续关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急难愁盼’,不断延伸服务手臂,创新服务方式,带给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