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竞赛烹出“十大创新辽菜”

文/摄本报记者 于璇
2025-09-30

图为刘敬贤(中)为此次活动入选作品点赞。

9月23日,在沈阳新东方技工学校的操作间里,灶火正旺,炒勺内油花翻滚,一场厨艺比拼正在精彩上演。郑有勇做完“雪趣金脆辽味双绝”,轻舒一口气:“为呈现地道辽宁味道,我反复推敲这道菜的每个烹饪细节。”

这是“十大创新辽菜”“沈阳匠芯饺子”认定会暨“沈阳味道·千滋百味”美食展示和推介活动现场的一幕。该活动由沈阳市总工会等单位主办,是市总工会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的生动实践,也是2025年沈阳市“工匠杯”餐饮服务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的延伸活动。

据了解,“十大创新辽菜”从本次技能竞赛中式烹调师赛项前20名选手的作品中产生;“沈阳匠芯饺子”则出自中式面点师赛项前三名选手的创意作品。此次活动旨在依托竞赛成果,深入挖掘辽菜文化内涵,培育新时代沈阳美食工匠,让更多游客跟着美食来沈阳。

活动当天,沈阳市总工会还特邀竞赛中咖啡师、调饮师、烘焙工赛项前三名选手现场展示作品。在同步开展的“沈阳味道·千滋百味”美食展示和推介活动中,鹿鸣春等20余家餐饮门店全方位呈现辽宁美食的“千滋百味”。

经刘敬贤烹饪技能服务工作室成员组成的专家委员会现场评审认定,郑有勇等选手的作品入选“十大创新辽菜”;“象形海参饺子”等3款饺子获评“沈阳匠芯饺子”。“我在雪绵豆沙造型上创新设计了‘雪人’形象,锅包肉制作则融入分子烹饪技术,让辽菜更具新意。”郑有勇说。“象形海参饺子”的制作者、沈阳市外事服务学校教师李楠表示,将把烹饪经验融入教学,提升学生的烹饪技艺,为辽菜传承发展贡献力量。

沈阳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市总工会将把“十大创新辽菜”制作技艺纳入沈阳工匠学院培训体系,帮助更多餐饮工匠掌握精湛烹饪技法,持续推动“辽宁味道”的传承与创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