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昔日废弃采石场如今变身四季如画的山体公园。 北票市委宣传部供图
11月18日,一场大风过后,朝阳北票市五间房镇南郊的天空湛蓝如洗,这与往年同期大风过后的昏黄景象截然不同。站在新建的山体公园观景台上俯瞰,曾经的废弃采石场已变身综合性公园,步行栈道蜿蜒而上,一步一景,美不胜收。
在10月23日至25日召开的202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自然资源部发布了全国第二批矿区生态修复典型案例。朝阳北票市五间房镇南郊废弃采石场的生态修复案例入选,为全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提供了“辽宁智慧”。
北票市五间房镇南郊废弃采石场位于北票市中心城区南侧,曾是一道刺眼的矿山“伤疤”——矿区岩体裸露、废石堆积,每逢大风天气更是尘土飞扬,严重困扰着周边居民。对于北票这座资源型城镇而言,如何治理工业发展留下的“伤疤”,直接关乎城市转型的方向和质效。
2022年,北票市启动废弃矿区生态修复专项行动,自然资源部门决定为山体“动手术”,通过削坡减荷、清除危岩,治理面积达8.9公顷,相当于12个标准足球场大小,让不稳定的山体重归安全。随后,市政部门在修复的山体上“绣花”:铺设栈道、栽种花草、安装健身器材,还配套建起了小型体育场馆。财政部门同步发力,搭建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资金保障体系,为修复工作筑牢后盾。
治理效果超出预期。曾经的矿坑蓄水成景,工业遗迹被巧妙保留,新建的健身场馆,从早到晚都有市民前来锻炼。“以前绕道走,现在天天带娃来遛弯。”带着孙子在栈道上玩耍的市民王先生笑着说。他的手机相册里,存着改造后山体公园一年四季的照片,每一张都见证着这片土地的蝶变。
“北票的实践之所以引起关注,在于它提供了不依赖大拆大建,而是通过精准修复与功能重塑让土地重获价值的可复制模式。”朝阳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北票这座因矿而生的城市,正以生态修复为笔,不断绘就绿色转型的新画卷。